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东莞律师,东莞律师网,东莞刑事律师
  首 页  律师简介  律师风采  法律常识  诉讼指南  刑事专栏  民事专栏  经典案例   律师手记  在线咨询   服务范围  联系我们
刑辩技巧 | 走私贩毒 | 盗劫诈骗 | 贪污贿赂 | 绑架伤害 | 抢劫抢夺 | 敲诈勒索 | 行政诉讼 | 遗产继承 | 知识产权 | 经济合同 | 劳资工伤 | 交通事故 | 婚姻家庭
东莞律师
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常识

“刷脸”时代隐私保护亟待全速跟进

来源:东莞律师 发布时间:2020-02-13 浏览次数:110
稿件来源: 法制日报 发布时间:2017-09-19 14:01:17

对话人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博士      刘耀文

旷视科技市场副总裁        谢忆楠

《法制日报》记者          赵 丽

《法制日报》实习生         韩朝阳

“人脸识别”每个环节都复杂

记者:根据前瞻产业研究所的数据,2009年至2016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由34.22亿美元上升至127.1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50%。其中,人脸识别占比由2009年的11.4%增长到2016年的20.87%,占比持续增高。

我国“人脸识别”相对于全球发展相对较慢,2016年我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约为123.74亿元,预测2018年市场规模将超过400亿元,迎来飞跃性发展。

谢忆楠:“人脸识别”主要应用在金融、零售、商业、公共安全领域。从目前来看,“人脸识别”主要的功能及需求是远程实名认证、大规模人员通行管理、智能监控数据服务。从技术上来讲,“人脸识别”可以实现智能识别虚拟出一些“审核员”“前台”“收银员”等职位,实现这些场景的无人化、智能化、远程化,使得很多硬件有了拟人化服务能力,诸如手机、门禁机、小区道闸、公共摄像头等。而从长远来看,“人脸识别”会让未来的线下数据能有一个唯一的脸部ID作为索引,让所有的线下商业数据可以归到一个人或一群人,这也是未来大数据应用的基础。

刘耀文:最常见的就是在一些安防领域,因为“人脸识别”本身就是一个生物特征识别的技术,小的如门禁系统,大的如公共安全领域。至于“人脸识别”支付,我觉得还是一种辅助识别,增强一重验证的安全性。从目前来看,“人脸识别”支付还是需要通过输入手机号、身份证、密码等手段来确认是用户本人。我个人认为,“人脸识别”支付不是说便捷了多少,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安全性。

记者:目前“人脸识别”主要是通过什么技术(算法)实现识别,如何形象解释一下这个系统的技术原理或者说流程?

刘耀文:简单而言,它的步骤就是先摄取图像,摄取图像之后就在这个图像里进行人脸定位,然后对选取的人脸图像进行处理,之后通过数据库和算法进行人脸核对识别。

但是,相应的,在每一步上都会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图像摄取上,如果环境变化很大,图像摄取就要考虑很多因素,光线、明暗等都会有一定影响。再一个,在图像识别上怎样建立信息库、怎样建立算法来保障识别的准确,这也是复杂的问题。

个人隐私支付安全如何保护

记者:9月15日,在2017年网络安全博览会暨网络安全成就展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会长谈剑峰提到当下火爆的生物识别认证技术。他表示,目前所有互联网认证技术中,生物识别认证是最不安全的。谈剑峰称,有人认为,生物特征在自己身上具有唯一性,因此,生物识别认证技术应该是安全的。但很多人没有想到,这种唯一性也意味着,生物认证信息一旦“丢失”就不可再生。

刘耀文:首先,隐私问题现在已经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任何网络应用都可能存在隐私问题,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想要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就需要加强监管,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对于图像采集的监管、对于采集设备的限制,比如规定哪些厂商可以生产这些采集设备、哪些场合允许拍摄;第二要加强数据监管,对于采集的数据存放在哪里、什么样的权限可以使用这些数据、安全防护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等问题要明确。

其次,关于支付安全问题,我刚才也提到“人脸识别”比较容易获取,而且由于其非接触性,接受程度也高,但是随之而来也有一些客观问题。比如,人脸的识别度并不是那么高,整容、生理上成长等都会改变面部特征,这就意味着“人脸识别”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身份认证手段,它还是一个辅助的认证手段。那么,在支付应用上,“人脸识别”也就只是增加了一个安全手续,而不是把快捷支付放在第一位。比如,银行推出“人脸识别”取款,其实银行一直都有无卡取款功能,这项功能和“人脸识别”一样,同样是需要密码或手机验证。“人脸识别”取款相当于多了一种取款手段,它还可以保留一定的证据。

目前,在“人脸识别”技术领域,我国尚无相应的安全监管机制,这可能与这一技术还不普及、公众以及管理部门认知度不高有关系。不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脸识别”注定会成为公民日常生活的常态,理应未雨绸缪。如果等到出现问题与危机才介入,那不仅会影响技术的演进,也会提高社会成本。

记者:有人认为,在“人脸识别”技术的科技研究和商业应用之间存在很大隔阂,实验室中推测算出的高可靠性,在商业应用时往往由于更注重技术应用的成本、便捷等问题,弱化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这样会加大“人脸识别”技术在商业应用中的风险。

谢忆楠:商业性应用反而更加注重安全性,因为会直接涉及用户利益,所以至少在我们服务的客户中,并没有一家提出可以牺牲安全性来提高便捷的需求,而安全反而是第一优先的需求。

刘耀文:这是客观存在的。实验室中会控制各种变量,对照片的选择、数据规模、场景设定等都相对简单,可能会达到很高的拟合程度。现实中就很难了,拍摄环境很复杂,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图像摄取,而且个人的衣着变化、装扮也会影响图像摄取,这些还只是简单的问题。另外,如果拍摄对象是处于移动过程中,那么定焦摄像机拍摄就会不清晰,然后需要对图像进行还原处理。本身就不清晰,会失真,还原过程会进一步影响图像识别。

用户的隐私保护不能全靠企业的良心。在一个新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保护好公民的个人隐私,需要公众个体多一些戒备与防范意识,需要企业多一些技术层面的保障措施,也需要监管及时跟进。

 
(责任编辑:奚天宝)
上一篇: 非法经营罪定义、量刑-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下一篇: 亲!最后一篇了!
东莞律师,东莞刑事律师,东莞律师网 东莞律师,东莞刑事律师,东莞律师网 钟华军律师,广东鹏日律师事务所主任,广东省律师协会第八届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律师协会第八届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律师协会第八届维护律师执业合法权益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律师协会第十届未成年人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律师协会第十一届职务犯罪辩护委员会委员、东莞市律师协会第四届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东莞市律师协会第五届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东莞市律师协会第五届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委员、东莞市律师协会第六届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东莞市律师协会第六届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东莞市总工会法律顾问、东莞市普法讲师团成员、东莞市律师协会律师调解中心调解员、东莞市律师协会青年律师公益服务团成员
【业务范围】 ▲ 担任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常年或专项法律顾问;
▲ 代理各类民事,经济纠纷调解、仲裁或诉;办理律师见证;
▲ 代理工伤,劳动纠纷,交通事故,婚姻,医疗纠纷等法律事务;
▲ 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为刑事被告人辩护;
▲ 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 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提供法律咨询,代写诉讼文书;
▲ 代理催收贷款,代理各类房地产事务等非诉讼法律事务。
友情链接
东莞律师| 东莞律师| 法律咨询| 中山律师咨询|
| 东莞律师 | 加入收藏 | 联系方式 | 律师简介 | 服务范围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7-2025 dgsl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东莞市律师网 版权所有 本网由钟华军律师主办
联系人:钟华军律师 13724578588 咨询电话:0769-22461866 传真:0769-22461866 E-mail:zhonghuajun0202@163.com.cn
地址:东莞市东城西路181号金澳大厦六楼C区(市检察、中级法院旁)
粤ICP备09151403号
广东鹏日律师事务所|东莞律师|东莞律师网|东莞市律师网|东莞刑事律师|东莞民事律师
关闭
客服中心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钟华军律师
展开客服